北海老城与海平线的回忆

北海资讯助手 2020-05-22 09:11: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沿着北海北岸,自地角到老街,海平线一直这般安详。逐渐回忆,自我们幼年以来,大海未曾变过她的性情。

云层与太阳伞过滤了紫外线,夏日的天空总是湛蓝清澈。向海远眺,海面与天空相互交融,唯有一道海平线将它们稍稍分隔,如此,船只便不会迷失在天空中。

沿着北海北岸,自地角到老街,海平线一直这般安详。逐渐回忆,自我们幼年以来,大海未曾变过她的性情。

 地  角

地角也被称为大海之始,大地之角,相比北海市区的繁华热闹,地角民风淳朴,宁静悠闲。千家万户间,小路四通八达,不熟地角的人,在里面兜兜转转就是一天。

跟着地图穿过大街小巷之后,霎时间,一片蓝色映入眼帘,那是天空、大海与沙滩绘制的水彩画。

家门口就是大海,地角人靠海吃海,海边静坐的钓鱼阿叔们沉默寡言,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们大半生的时间,或许都在眺望着海平线。

图源:北海百事通 侵删地角渔民有着一项传统习俗,便是将墨鱼经过剖膛、弃内脏、清洗、晒干,日以继日地晒制,生产出美味的墨鱼干。地角人对大海感情深厚,哪怕是浓郁的腥味,也从一开始的不习惯,慢慢地变得离不开了。

盛夏,再贪玩的孩子,也得乖乖待在树荫下,长大后出游,依旧喜欢在阴凉处眺望远处的海平线,这样的美景与清爽感,北海人一生都难以忘却。

地角人有着蓝色的回忆,也有着红色的历史——地角女民兵连,自上个世纪6、70年代起,她们建设家园、守卫着这片湛蓝,地角人记忆中的大海,因为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平静。

在地角中走街串巷,偶遇这些地角美味。现在的“地角妈”们,大多数都曾是女民兵的一员,退役后,回归地角深巷中,编织渔网,烹制美食,用另一种方式守望着大海。

外  沙

外沙是北海北岸的一座沙岗洲,走过外沙桥,两侧停泊的渔船象征着北海渔民赖以生存的资本,同时也是北海人民连结大海的“纽带”。

同时连接着大海的,还有外沙尽头的栈桥,虽不是海天一线的景色,但远处密集的船只象征着欣欣向荣的大海征途。

无论是美食还是美景,来外沙品品总不会错。如今,外沙汲取了大海的磅礴活力,正不断发展着。

外沙的海丝首港景区展示中心,将开通北海到合浦的“古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体验航线,深入挖掘北海和合浦汉代文明、海丝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等深厚的历史底蕴。

海丝首港楼上的外沙风光

老  街

北海老街,是北海老城区的发源地,也是深深刻在北海人民记忆中的街道。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老街沿街全是中西合璧的骑楼,方便了游客在烈日风雨中得以遮蔽。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为了方便出海捕捞的渔民,老街放眼皆是缆绳、渔网、鱼钩、渔灯、风帆布、船钉等渔民用品,以及晒干的海鲜干货。

随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的老街,也曾经因为店铺的逐渐消失而变得宁静,民居取代了店铺,让老街拥有了孩童的嬉闹声与烟火气息。

如今随着旅游热潮而商业化的老街,依旧是一条宁静的街道,地理位置过滤了城市的喧嚣,烈日驱散了游客的身影,只有到了晚上,老街才披上了艳丽的新衣,灯火通明、人山人海。

街边的青铜雕像,仅是百年岁月之中那一瞬的记录。他们凝固在此处,只为告诉前来游玩的你:老街的历史,不是记录在字里行间的空洞虚影,他曾经繁荣过,沉静过,每一刻都无比珍贵。

旅游的方式与去处举不胜数,走在一座城市的老街,那便是走进了蕴含城市文化的核心。旅游的意义,只有自己亲自走走,才能真切地感知到。*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北海海城旅游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