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焦点:多地经营贷迎最强监管力度,房市或迎降温?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疫情难阻创新高!全国去年卖地超8万亿,十年揽收49万亿
新冠疫情并未削弱地方卖地、房企拿地的热情。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4142亿元,同比增长15.9%,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这也是土地出让收入首次突破8万亿元大关,比2019年的72517亿元增加了近1.2万亿元。疫情之下地方卖地收入尚能取得如此“佳绩”,可见中国楼市的韧性之强悍。
从2011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全国卖地收入虽有略有起伏,但总体趋势依然向上,从2011年3.3万亿元已经攀升至2020年的8.4万亿元,累计土地出让收入逼近49万亿元,年均近5万亿元,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贡献颇多。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有14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超过千亿元,杭州、广州、南京等4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超过2000亿元,另外还有北京、武汉等10个千亿元卖地城市。
2,郑州: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
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网站消息,2月2日,郑州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关于提高租赁住房提取公积金额度的通知》。其中指出,即日起,公积金管理机构(部门)对符合住房公积金提取规定,且已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承租人,在房屋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允许承租人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
3,户籍改革再进一步!未来目标是人口自由流动
1月31日,中办、国办公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户籍制度改革正是内容之一。根据《方案》,我国将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
不过,《方案》中将超大、特大城市排除在外。其中超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特大城市的门槛是城区常住人口500万到1000万之间。根据住建部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目前中国有15城超过500万,6城超过1000万,这6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重庆。
4,多地经营贷迎最强监管力度,房市或迎降温?
过去的2020年里,受疫情影响,一系列小微企业纾困措施出台,大部分银行因此开始放宽抵押贷、经营贷等贷款项目,但这些本应该用来扶持实体经济的优惠性贷款,却一步步流向了房地产市场。
不知不觉间,以经营贷为抓手的炒房客们,早已掀起了一场新的造富盛宴。金融产品的滥用下,楼市变成了“冒险家们的乐园”,而那些努力凑首付的刚需购房客们,还在楼市里苦苦挣扎。
所谓“抵押经营贷”,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性抵押贷款中,银行对公业务的一种。相比信用贷,经营性抵押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日常经营,需要有抵押物才能申请。
而对于多数购房者来说,想要获取低息经营贷,他们面临两大难题:其一,名下必须有一家公司,且银行流水符合贷款额度要求;其二,需要一笔垫资“过桥”还清现有房贷并解押,之后再拿“干净”的房本,向银行申请贷款。
这两大必要条件,原本可以将多数“购房者”拦在经营贷的门外。但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中介眼中,想要躲过这两大门槛并非难事。
经过中介公司们的一番巧妙包装后,原本被用于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抵押经营贷产品,被购房者与中间商们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2021年开年之初,伴随着各一线城市楼市悄然上翘的序曲,严打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序幕再一次被拉开。1月29日晚间,上海银保监局发文要求对2020年6月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紧跟着上海的步伐,北京银保监局1月30日也表示,要求各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开展全面自查。
5,四大行集体发声广州房贷情况:不存在“停贷”情况,将加强审贷管理
近日,关于广州房贷额度紧张以及利率上涨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针对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个人住房贷款有关问题,广州地区四大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普遍反映,当前房贷业务有序开展,未来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加强审贷管理。
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住房与个人信贷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行从未停止放贷,也从未暂停按揭业务受理。“
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则表示,“目前我行房贷业务正常开展,接单节奏与去年三、四季度相比基本相近。”
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反映,“房贷利率其实也是一种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
另据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反映,“今年1月的个人住房贷款投放量与去年四季度月均水平相比略有增长,不存在‘停贷’情况”。
6,热点城市躁动引调控密集落地,“冷空气”驾到房企能否上演“抢收战”?
在过去的这一个月,热点一二线城市楼市按捺不住再次躁动,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多座城市更是引来调控政策的微调或升级。激情澎湃的另一面是,房地产金融的进一步收紧切实存在,也已经影响了市场的情绪和后市的走向,冷空气正吹向楼市。目前看来,从严从紧地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基调不会改变。
房价上涨和成交放量的必然结果是调控政策的加码。1 月中下旬以来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频频出台调控政策,以加强限购、收紧房贷、保障刚需等手段抑制“抢房潮”,“打补丁”、抑投机,促进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本轮调控,备受关注的方向是对房贷的收紧,这是与之前的调控有本质区别的一点。“信贷端如果收紧,市场交易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那么,房企能做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加快回款。”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强调。
事实上,尽管楼市表面上看起来“热度高涨”,但如果分城市来看,分化行情依然存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70个大中城市中的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5%和1.4%,不过包括牡丹江、南充、遵义、宜昌等在内14个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7,西安双桥头村城改之殇:“腐败”背后仍有未解之谜
城改在西安发展历程中曾备受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各种利益交织中滋生了一些腐败。
“双桥头村的城改从一开始就有很多的疑问,收了联邦公司好处的人员也远不止王福兴、刘随柱等11人。”双桥头村村民张涛(化名)向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双桥头村仍然是一笔糊涂账。
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公开信息,记者统计在双桥头村拆迁过程中,有11人曾收到过联邦公司的好处。
在原批复文件以及2010年的结转批复文件中,配套的商品房开发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在2011年后的结转批复文件中,配套开发商品房的面积为92.7万平方米。按此计算,增加了10多万平方米的商品房。
实际配套开发的商品房面积到底有多少?为何在后续的批复中增加了10多万平方米,是一个未解之谜,此外,安置区安置剩余用房的面积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8,广州个别楼盘业主盘哄抬房价 官方要求中介不参与不炒作
日前,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组织房地产中介管理工作会议。25家中介机构和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要严肃对待近期个别楼盘业主盘哄抬房价情况,不参与不炒作,共同维护广州中介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副主任张向阳对规范中介机构经营行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格遵守中介居间服务的各项政策规定,杜绝违规行为发生;二是努力提高中介经营服务标准、规范水平;三是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要严肃对待近期个别楼盘业主盘哄抬房价情况,不参与不炒作,共同维护广州中介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更多北海楼市、北海房价、北海房地产、北海房产、北海楼盘资讯请关注搜狐焦点网北海站https://beihai.focus.cn/或关注搜狐焦点网北海站微信公众号:beihailoushi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