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调北海 屈指思量四十年,北海被定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

北海资讯助手 2018-12-18 10:18:2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改革开放调北海,屈指思量四十年。 1984年,北海被定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我是排名前列批由自治区人事厅调动的40名“支援北海建设”的干部。我们在自治区首府南宁封闭学习15天,然后来北海报到。

改革开放调北海,屈指思量四十年。

1984年,北海被定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我是排名前列批由自治区人事厅调动的40名“支援北海建设”的干部。我们在自治区首府南宁封闭学习15天,然后来北海报到。我被分配到北海报社。北海报是北海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才办起来的,开始是周报,慢慢才办成日报。

那个时候,北海街上没有红绿灯,有些人家还在家里养猪。40年后回头看,那时的北海,还是一个带有乡村味道的城镇。

1986年北部湾广场

如今的北部湾广场

北海开放的前一年——1983年,《北海概况》里记载着当年的情况:工农业总产值20898万元,财政收入1322万元。全市人口166761人,其中城市人口约11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仅9.3平方公里。全市有自动电话交换机一台,装机容量2000门。全市的工商业的人数4000多人。

北海是在这个基础上开放的。

北海当时只有5条主要街道:珠海路(老街)、中山路、解放路、海角路和北部湾路。北部湾路两旁基本上没有商铺。

较大的商业中心就是躲在中山路上的“百货大楼”和远在地角的海员俱乐部(免税商店),还有一个支农商店。

全市没有一个霓虹灯。每逢夜晚,只有城市的几条主要街道有些光亮。

1984年的开放,也就是报道上的开放,还有一些蓝图的勾勒和主要工程的动工。比如,1984年8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关于修建北海福成民用机场的批复》中,同意在北海修建民用飞机场。1987年,北海机场建成通航。

北海市本身就在热身,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和吆喝!

在北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前,坊间传着一件事,值得一说。

1984年6月,主管对外开放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排名前列次来到北海。据当时负责接待谷牧同志的曾任广西区政协副主席的姚克鲁回忆说:“当时正值盛夏,灼热难耐。市内的迎宾馆连一间空调房都没有。我们急中生智,从冷冻厂拉来一吨冰块,放在谷牧房间的卫生间里,以降低室温。”

后来坊间就有传:“冰冻”谷牧的故事。还传,谷牧回到北京汇报说,北海那个地方很小,怎么开放都可以,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北海要解决好铁路问题才能有大的发展。

广西很快就给国务院呈送了北海开放开发的规划,国务院对该报告作出批复,指出:“北海市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于加速广西以至大西南的经济开发,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高层当时也是很重视的!不是搞开放城市嘛,我们选派一位懂外语的去当市长!结果区外办主任就来当了市长。中央和国务院把北海划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关于建立北海经济开发区讨论会,提出要把北海建设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为写这篇文章,我重读当年的有关资料,不胜感慨!

中央和国务院把北海划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自治区决定建立北海经济开发区,把北海变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北海悠悠地走了六七年,没有太大的起色。一直等到1992年,北海才迎来了突如其来的开放改革热潮。

1987年1月银滩旧貌

如今的北海银滩

全国各地的投资者一夜之间涌进北海,成立了1000多个房地产公司,炒地卖地,挖坑建楼。在一个“屋仔村”的地方,住满了外地人,家家户户门口挂满了招牌,变成了“公司村”。坊间有人传“要把北海人赶出市中心3公里以外”,还有人传外地小姐往家乡给姐妹们发电报:“这里钱多人傻快来”。当时,有个本地人,名叫阿宝,也加入了炒地运动。他到印刷厂找来废弃的小卡片,自己写上“阿宝办公室”,添上BB机号码,送给那些想买地的老总。老总们接过卡片,都用狐疑的眼光注视他,但又不得不相信他,他手上的信息实在多!何况,他名堂吓人,把名字与办公室连结起来的,只有大人物,而眼前此人也是。

那时北海较好的夜总会叫豪城,有一句无人不晓的广告语,在半条街的电灯柱上挂满了灯箱,晚上一闪一闪:今晚豪城等你。每逢夕阳将落不落的时候,天南地北来的红嘴唇姑娘,就聚拢在皇都大酒店周边,像一群丹顶鹤,引颈眺望,寻找自己的目标……

当然,这是社会上的观感!

投资者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敞开大门,欢迎投资者的决心,手续简化了,办事效率提高了,促进了超常规发展。北铁公路、疏港大道(西南大道)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启动,1992年,9项主要经济指标,5项增幅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排名前列,两项排名第二,另有两项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五。

1985年7月美国塔尔萨帀长参观建设中的北海港万吨级码头

如今的北海港万吨级码头

《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西南工商报》等有影响的报刊都在重要版面推介北海的“四不问”经验。

当时,北海还大力引进“三种人”:戴眼镜的人(知识分子),讲普通话的人(外地人),讲外国语的人(华侨和外国人)。这是当时科技副市长任玉岭的发明。他说只有人文交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才能发展,城市才能繁荣。他是宣传北海的“官嘴”和“名嘴”,一天上午作四场报告。1990年他回北京14天,跑了76个单位进行汇报,并邀请有关方面到北海进行考察。

什么叫风生水起?经历过北海1992年至1993年的大开发热潮,你就会感受到。

可惜,这一波高潮,仅仅一年多的光阴,又退潮了!潮去沙滩在,满滩的杂乱与泡沫。

好多公司跑了,好多人离开了,一切又归于平静。

1993年下半年,北海就显得萧条了!那时北海的经济温度从摄氏100度降到零下二三十度。这一个温度的回升,北海用了大约10年时间。

这中间的10年,媒体老是拿北海说事:火车站放牛啦,银滩旅游度假区别墅养猪啦……

在一个很重要的电视台节目上,主持人问北海领导:北海是不是经济泡沫博物馆?北海领导机智回答:经济有泡沫的成分。他说:一列火车正在高速行驶,要它急刹车,不翻车已经实属不易,北海做到了不翻车!

我一直对这位领导心存敬意!他在那个场合,敢那样说,实属不易!

到了2003年前后, 北海基本上从“经济严冬”走了出来。

举目望去,看到全国上下,经济一片生机勃勃,北海自己的土地上也开始返青了!

北海又开始大干了!

时至今日,北海与自己比,已经天翻地覆!

1985年4月10日北海机场奠基典礼

如今的北海机场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报纸也经常这样说。

但于我看来,更往心里去的,是所有到北海的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都夸赞北海的环境好,千叮咛万嘱咐,要保护好这一片海、这一片滩。领导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说,山清水秀就是较大的优势,较大的资源,较好的本钱!说多了,上下就有了共识。

更可贵的是,现在的北海,还有蓝天白云,还有轻波荡漾,还有十里银滩,还有中国十大美岛的涠洲岛,还有红树林,还有新鲜空气,还有肥美的海鲜……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青丝变白发。从我开始来北海的时候,如果周日不开伙,到外面找一碗粉吃都很不便,现在可是开门什么吃的都有。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天津打卤面、北京炸酱面、朝鲜冷面,在北海一应俱全。要是吃包子,杭州小笼包子、上海南翔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北海都有生产。要是吃火锅,美国曼哈顿火锅、日本火锅、韩国火锅、广东火锅、北京火锅、四川火锅,北海全有!

民以食为天!如果从这个视角看的话,北海为百姓撑开的开的天,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蓝……

我等有福!

(转载来源:中信国安北海排名前列城)

13800元/平方米

在售 普通住宅 公园地产 潜力楼盘

银海银海区银滩西区美景路88号 查看地图

2011年02月02日 70年

二居 三居 |75-120 m² 全部户型

400-156-0036 转 249990
微信扫码拨打
微信扫码,快速拨打
我要看房:近期看房活动,楼盘优惠信息通知我 已有50人报名
立即报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